欢迎您访问“三读书堂”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,二读文,三读意。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。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《读者》 > 《读者》2021年24期

拆字

分类:点滴 作者:徐川 宋云 整理时间:2021-12-22期刊:《读者》2021年24期 阅读数:人阅读

汉字的背后,是我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。

《红楼梦》里有“金陵十二钗”,每个人都有一首判词,暗示了这个人的命运。

其中王熙凤的判词是:

凡鸟偏从末世来,都知爱慕此生才。

一从二令三人木,哭向金陵事更哀。

这个“凡鸟”就是“凤”字,是从该字的繁体“鳳”拆出来的,这里暗示王熙凤有才华。三人木,“人”和“木”就是“休”字,讲的是她最终的下场令人唏嘘。

更广为人知的,是泰山、西湖等名胜都有刻着“?二”的碑,我们文化里解读为“風月无边”,这是从汉字结构入手,表达了中国人的含蓄。

这种拆字的手法流传到老百姓的故事里,则被用得更加娴熟而神秘。

《后汉书·五行志》记载东汉末年權臣董卓,据说他被灭之前城里流传着一首歌谣:“千里草,何青青!十日卜,不得生。”“董”就是草字头、“千”加一个“里”,“卓”是卜字头、“日”加一个“十”,歌谣用拆字法隐喻董卓要完蛋了。

这个故事自然是编出来的,但这种类似的故事有人愿意编,有人愿意听,有人愿意信,而且觉得有点意思,大概是因为我们谙熟和认同这种需要琢磨的文字表达形式。

(习其风摘自商务印书馆《道不远人:走进传统文化》一书)

上一篇:拙厚的爱

下一篇: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dacesmiling@qq.com

徐川 宋云 已更新 1 篇文章

  • 《读者》2021年24期拆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