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“三读书堂”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,二读文,三读意。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。
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《读者》 > 《读者》2023年12期

给父母上课

分类:话题 作者:杜梦薇 整理时间:2023-10-02期刊:《读者》2023年12期 阅读数:人阅读

留守父母的状态

 

 

1990年出生的张博然,成长于河北承德的一个小康家庭。他18岁去北京上大学,毕业后留京工作,2022年搬到上海。同年春天,在一些契机下,他决定给父母上网课。

从情感交流方式来看,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国家庭。父亲强势,有一点大男子主义,常年因工作忙碌,对家庭疏于照顾,对妻子缺乏理解与体贴;母亲被动,视家庭为生命的全部,步步隐忍退让,委曲求全,心底有改变生活的微弱火苗,但缺乏行动的勇气。

面对家庭,张博然有着复杂的情感。小时候他同情母亲,抵触父亲,极力避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,但当他进入亲密关系时,又在自己身上时时发现父亲的影子。经过疫情3年,关于“什么是最重要的”,他的想法发生了变化,他不想把父母甩在身后,不想将来面对父母就是在病床前照护的那一刻。

张博然希望他们借助观念的变化换一种活法,重新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。

道歉课

 

在父母面前,建立起老师的权威是很困难的。我想的办法是,首先,要让他们信任我,比如我处理好了“烂尾楼事件”,我做的家庭投资决策被证明是正确的。其次,“利用”他们的需求——我妈需要儿子的陪伴,希望从我这里获得理解和关注,那么上网课就能满足这一层次的需求;对我爸而言,他无法解决单位的晋升问题,无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,他有解决问题的需求。

就这样,以每周一到两次的频率,我给父母磕磕绊绊上了3个月网课。2022年8月,我从上海回承德,期待亲眼见证他们的改变。

一天晚上,我处理完工作,发现我妈眼圈红红的。我问了半天,大致弄明白事情的原委:我爸在一旁刷手机,我妈一会儿问他要不要吃这个,一会儿问他要不要喝那个,我爸很不耐烦,就暴躁地冲我妈发脾气。

我想,既然这样,是不是可以学以致用,好好解决一下问题?

一开始,我爸理直气壮,说其中有误会,是我妈忘记告诉他某件事,才导致他很烦躁。我说,无论什么都不能构成你骂人的理由。她遗漏了某些信息,你可以询问,可以解释,但不能骂人。我要求我爸向我妈道歉。

很快,我妈就妥协了。她觉得一辈子都这么过来了,我爸啥时候道过歉,但我非常坚持。当时我观察我爸的状态,感觉这样的处境是他这辈子都没有遇到过的,他从来没有主动向别人道过歉,也从来没有人教他怎样去道歉。

我想,天哪,我爸50多岁了,竟然没有道歉的经验。而我妈已经完全习惯了受委屈,不做任何反抗。经过几番博弈,我爸说:“行了,刚才我那什么,没问清,下次注意。”这种语言方式暴露了他所有的行为模式,一切以自己为中心,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感受。

我指出,这不叫道歉。道歉非常简单,3个字就可以了。结果,我爸的第一反应是:“哪3个字?”他疑惑的表情绝对不是装的。看着他憨憨的样子,我妈破涕为笑,我也有点哭笑不得。接着,我爸开始找这“3个字”,他说:“我错了,行了吧?”

在这一瞬间,我仿佛看到中国无数的中年男人和妻子相处的缩影。我在想,为什么家庭和社会没有教给那一代男性说“对不起”,以至连道歉都成为他们陌生的经验。

我说:“这样道歉是不对的,如果不会,你可以上网查一查。”我爸听完还嘚瑟起来了:“这有什么可查的,不就是‘我错了3个字吗?”我妈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。

他又试了一回:“我道歉,行了吧?”我说:“你这两回说得还行,但为啥一定要加‘行了吧3个字?”这时已经过去将近40分钟,他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,到迫不及待地想逃离,再到敷衍应付,此刻已接近恼羞成怒。

我妈又站出来打圆场:“行了行了,差不多得了。”我意识到,她也不想待在这个环境中。结婚30多年,一次又一次失望,也不差这一次。她甚至担心会爆发更大的争吵。

妈妈写的便笺:学英语能坚持多久呢?

 

 

我让自己平复下来,向我爸解释:“你仔细想想你刚才的情绪对不对?道歉的目的是让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,而不是完成道歉的行为。”我妈看着我爸,像过去每次争吵时那样,率先妥协:“你说‘对不起就行了。”我知道我妈是受害者,但我还是有点不开心。在家庭中,任何一个嚣张跋扈的人背后,一定有一个不时突破自己原则的人的配合与纵容。

我爸还是会无意识地在话末带上“行了吧”3个字。这成了他的口头禅,反映出他潜意识里的逃避、应付、抗拒。因为他有非常脆弱的自我和自尊,他无法自我否定。这是我在很多男人身上观察到的行为,包括我自己。

最终,我爸对我妈说出了“对不起”3个字。他有没有真正认识到这3个字的重量,我持怀疑态度。我知道这个过程让所有人都不舒服,但我相信,他们会开始思考问题出在哪儿。

鼓励课

 

2022年,我妈正式退休。她一辈子没出过远门,没坐过飞机。她一直跟我念叨,等退休了就可以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我能感觉到她在婚姻和家庭里感到疲惫,渴望逃离,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生活。

我们的父母辈是通过短视频“看世界”的。我妈之前跟我说,看别人骑行很羡慕,后来又说想学开车,还提出要学英语,并买了相关课程。我觉得这就是短视频的好处之一,有些例子可以让中老年女性看到人生存在着另一种可能。我妈想学车还出于一个实际的考虑,我姥姥家距离承德市区几十公里,我妈每次看我姥姥都得让我爸开车送她。如果我爸工作忙,或者不想去,我妈就像少了两条腿。

在学习“如何沟通”的课堂上,我提出家里要立一个规矩:不论对家人、朋友,还是陌生人,多讲赞美、肯定、鼓励、支持的话,不讲挖苦、贬低、嘲讽、调侃的话。我想第一件落到实处的事,就是支持、鼓励我妈学会开车。我妈作为一个被家务“禁足”大半辈子的女人,距离出发只差我爸的一句鼓励。我希望她能真正为自己活一次,多考虑自我的感受,勇敢地踏出这一步。

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时,我爸一会儿怕把他的车磕碰了,一会儿嫌请教练浪费钱。我当时很生气,对他说:“为什么在你的价值排序里,任何时候都是东西优先于人?是不是你的思维习惯里就没有把家人当人,没有把他们放在第一位?你看,一旦家里有东西坏了,你首先是埋怨别人。”

我拿他工作中的晋升难题举例:“为什么你处理不好单位的人际关系?那是因为你没有率先处理好家庭的亲密关系。行为习惯会反向引导思维方式,你连家人的真实需求都不关心,又怎么可能关注到同事和领导的需求?”

我意识到禁锢我妈的,比如男权思想和世俗眼光,同样也禁锢着我爸。他们做事不从自己的需求出发,而是从别人的评价出发。

上完那堂课,我爸的观念发生了一些转变。我妈第一次去学车,他还偷偷跟过去看了看,说明他知道关心人了。

在我妈独自开车上路的那天,我收到她的微信消息:“到家后特别开心,原来习得一项技能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。虽说过程有些挣扎,但最终坚持下来了。谢谢宝儿,你给妈妈的支持与鼓励,让妈妈拥有了不一样的生活和感受。”

通过这件事,我爸发现,我妈靠自己也能干成事。他的刻板印象在一点点改变。

表达课

 

2022年9月30日,是我妈正式退休的日子,也是她的生日。我们家从未有过仪式感,但我觉得生活需要仪式感,仪式是情感表达的机会。

提前两天,我就开始订花,我知道我爸不善于做这些事,他能参与进来就很好。我爸知道后,第一反应是:“不用买,你妈的公司给买‘欢送花了。”我心想,公司送的跟你送的能一样吗?

我爸一辈子没有浪漫地生活过。他想了一会儿,对我说:“还是儿子想得周到。”他开始憋贺词,最后写道:“祝老婆双喜临门,生日、退休同庆快乐!愿今后我们全家所有的美好都如期而至,时光与我们同在,幸福伴我们远行。”在我的印象中,这是他第一次用“老婆”这个词。

那天早上,我爸给我妈做了一碗长寿面。我妈给我传来两张照片,是我爸拍的——我妈抱着花,笑靥如花。我看了真高兴,向我爸提议:“你中午带我妈去一个环境好一点、有浪漫氛围的餐厅。”我爸说:“都订好了,我们中午去吃涮羊肉,你二舅他们也去。”当时我挺无语的。后来我想,这或许才是他们的舒适区,也挺好的。

和前女友在一起时,她总觉得我说话凶,分手前还送了我两本书《亲密关系》和《非暴力沟通》。我逐渐发现,我的某些行为习惯和我爸的如出一辙。但是,我分明那么讨厌这些行为,极力避免成为他,为什么最后偏偏像他?

我想,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我有一个“讨厌的三角”,我讨厌我爸对我妈的压迫、不理解和不体贴;我也讨厌我妈的逃避、不反抗和不沟通;我同样讨厌自己对家庭的不管不顾和脾气暴躁。这是一个相互作用、稳定的三角结构,厘清他们的问题就是厘清我的问题。

想明白这一点后,我想把对家庭成员的研究范围扩大,因为我知道我爸的性格形成与我爷爷奶奶直接相关。我想往上探究,把爷爷奶奶也纳入家庭教育的范畴。

共读课

 

2022年11月,我为一本杂志拍摄《秋园》一书的作者杨本芬。回程途中我做了一个决定,我要办一场家庭读书会——读《秋园》,让家里的女人读到“理解”,让家里的男人读到“自省”。

第一场家庭读书会安排在除夕年夜饭后。爷爷、奶奶、爸爸、妈妈、姑姑、姑父、妹妹和我,我们一家8口围在一起,我和妹妹轮流朗读,读完每个小章节后,我再带领大家讨论。为什么选择这本书?因为它写的是祖辈和父辈熟悉的历史和生活,我想通过这根引线去了解他们的过去。

爷爷有些精神分裂,听力不佳,但他上过学,逻辑清晰,对历史背景如数家珍;奶奶只上到初中,但她和杨奶奶一样,是20世纪生活的亲历者,有很多那个年代的女性才有的生命经验。

有一次我翻老相册,看到一张5个人的全家福,其中多了一个不认识的小男孩。我问了姑姑才知道,原来我爸还有个弟弟,七八岁去湖里游泳时淹死了。爷爷受了很大刺激,这也是导致他精神分裂的直接诱因。我知道了这个家庭的伤疤在这里。

我猜想这也影响了爷爷对爸爸的家庭教育,在这个重男轻女的传统家庭中,爷爷更把他当宝贝了。

许多人都渴望走出自己的原生家庭,我则希望有机会带着家人一起“走出去”,逃离迂腐传统的束缚,去找寻各自作为独立个体的意义;然后我们再结伴“走回来”,互相认同,互相扶持。这能大幅降低不安全感,增加切实的幸福感。

(穆 萱摘自微信公众号“GQ报道”,原文编辑李纯,本刊节选)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dacesmiling@qq.com

杜梦薇 已更新 2 篇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