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访问“三读书堂”在线阅读文章网一读字,二读文,三读意。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爱情、亲情、友情等情感文章免费在线阅读。

追火箭的“00后”

分类:人物 作者:春华 整理时间:2022-07-11期刊:《读者·校园版》2022年5期 阅读数:人阅读

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是一个成立于2021年4月底的航天摄影爱好者组织。和资深摄影师及媒体记者不同,这是一个主要由“95后”“00后”的学生组成的团队。无论是载人航天、中国空间站建设,还是探月工程、火星探测,他们没有错过任何一次重要的航天发射,并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航天的每一个重要时刻。

只为见证腾飞时刻

2016年,中国第一个沿海航天发射场——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用。古老而静谧的龙楼镇隐于椰林,在这里能近距离地观看火箭升空,每逢发射,来自五湖四海的航天爱好者便纷至沓来。慢慢地,越来越多的人拍摄的视频、照片在网上传播开来。

摄影博主MeeGo从UP主“康哟喂”的Vlog里发现,原来可以去现场看火箭发射。视频里,“追火箭”的发烧友们跨越山海聚集在一起,大家鼓掌欢呼、热泪盈眶。“我才发现,原来电视机画面里的那种震撼是可以身临其境地去体验的。我下定决心,一定要亲眼去看一次火箭发射。”MeeGo拍过风景、拍过人像,计划2020年7月去拍一次火箭发射,他恰巧赶上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“天问一号”探测器发射。

去拍摄的那天,飞机一落地,MeeGo就直接赶往文昌龙楼镇,入夜后在海边的礁石上架好机位。塔架打开的时候距离发射还有四五个小时,他已经开始紧张了,不停地刷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。等到还有20分钟的时候,他紧张到需要做深呼吸。

发射时,巨大的声波让整个周边都震颤起来。MeeGo整个人都在抖,手还要努力扶住相机,震耳欲聋的响声中,他止不住地流泪。整个海滩沸腾,大家只为见证属于中国航天的腾飞时刻。

从此以后,MeeGo入了“坑”,在一年内往返文昌龙楼镇10余次,看过6次火箭发射,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。

2021年4月,MeeGo发布在B站的火箭转运、发射的视频震撼了很多他的同龄人。为了拍出更好的效果,他建了一个群,将认识的摄影师组织在一起,并发起了联合拍摄计划。招募海报经过一个圈内博主的转发,吸引了40多个人,几乎都是大学生,最大的24岁——这就是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的起源。

追火箭之旅

尽管大家是出于兴趣聚在一起,但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是一个有明确组织架构的团队。导演组负责每次拍摄的全局统筹工作;摄影组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,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行动;场务组负责拍摄场地的布置以及后勤;此外还有剪辑组、运营组……

追火箭之旅并不简单,MeeGo等核心成员常会提前抵达文昌进行机位踩点,摄影师从各地赶来后直接去不同位置准备拍摄。如果要开直播,还需进行信号、机器测试,拍摄结束后又要迅速剪辑,争取48小时内推出纪实短片。

如果遇到发射推迟,情况则更复杂,例如拍摄“天舟二号”时,他们就曾经历两次推迟。不少成员是在校学生,因为学业和经济状况被迫离开,最终整个拍摄计划都得重新安排。

第一次大规模的联合行动,他们拍摄的是“天和”核心舱的发射。但因人多、任务复杂,困难和问题也频繁出现。

原计划进场内拍摄火箭转运,但临时接到需要取消的消息,团队只能紧急重新分配摄影师和布置机位。“问题似乎永远解决不完,只好48小时不睡觉地解决问题。”MeeGo后来回忆道。不仅是他,主创人员在发射前一晚基本都没得睡,素材拿到手后,剪辑师们也没得睡。

火箭发射成功后不到48小时,短片《“电影级画质”人民群众多视角实拍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》通过新华社B站官方账号、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账号以及创作者们的个人账号同时发出,播放量超过50万次。

如果说看火箭发射是航天爱好者的“基础修行”,那么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目送航天员出征就是“朝圣”。

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保密性更高,进入发射场有难度。为拍摄“神舟十二号”发射,MeeGo提前3天到达酒泉,准备了4种进场方案,分别与当地不同的人和部门沟通和申请,但谁也不能保证能进场。MeeGo在群里告诉小组成员,要做好来了也拍不了的准备。这种情况下,仍然有10个人不远千里赶来。他们说:“哪怕看不见,能听个响也值了。”

直到发射前两小时,等在发射场外的这群学生摄影师才被允许进入发射场。导演组的晏泽华用镜头一路追踪着火箭,第一次拍摄到逃逸塔分离,数十小时的等待没有白费!

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,一群年轻人眼泪未干,激动未平。他们刚刚尖叫着目送了航天员出征,现在正一秒不落、紧张地关注着火箭升空后的直播情况,直到看见指挥大厅宣告成功的红屏亮起,才长舒一口气——再次欢呼。

火箭发射后24小时,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推出“神舟十二号”发射纪录短片,全网播放量超过20万次,被官方航天新媒体账号“我们的太空”转载。

记录中国航天,是一件很酷的事

作为年轻人的航空航天泛科普自媒体组织,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已经拥有50多位航天摄影师,在发射、科普、直播、文创等方面展开创作。

导演组负责人晏泽华也是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的创始人之一。他最早的一次文昌之行是上初中的时候。当时他和一个朋友一起骑着单车,一路从广州骑到海南。那时的文昌发射基地还未完全建成,但是看着高耸的发射架,晏泽华第一次被航天事业的宏大所震撼。

“过去的火箭拍摄都是单打独斗,每个人只能拍摄一个机位的镜头。如果能将摄影师们召集起来,是否能拍出一个更优秀的摄影作品?”抱着这种想法,晏泽华加入组织。“我们是一个年轻人组成的团队,希望能通过年轻人的视角,用镜头记录下中国航天的每一个进步时刻。航天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,它可以变得很酷。”晏泽华说。

团队中有痴迷火箭、航天知识的专业型爱好者,也有像剪辑师“基围虾”一样喜欢从人文角度欣赏火箭的人,“基围虾”说:“就算你记不住每个火箭的型号,不擅长分析数据,仅仅是在一片椰林中或沙滩上躺着,或者支起一顶帐篷,看着火箭升起时壮观的画面,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。”

现在,“SpaceLens云上天镜”团队的共同心愿,是把“看火箭”这件事拍成每个人心中的梦想,让越来越多人的人生愿望清单中,也能有“看火箭”这个愿望。

(田宇轩摘自《风流一代·青春》2022年第2期)

上一篇:我不要藏起来

下一篇:少年好兵书

本站所有文章、数据、图片均来自互联网,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。

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。邮箱:dacesmiling@qq.com

春华 已更新 3 篇文章